第220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在都察院里,也都是全程黑着脸,左右御史在知道王大人的想法后,无奈的摇头,此事本应户部头疼,结果反倒成了都察院的事,真替户部那些人脸疼。

    朝堂里折腾个政令太过费事,屁大点的事,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拖了一天又有一天的,四皇子看着都累的,干脆也不等什么新令,他带着建筑队跑去受灾最严重的几个地方,无偿的给盖了房子,上下两层,四个门洞,一层三户,可住二十几户,至于如何分配,可不是村长说得算。先可着孤儿寡母,孤老先来,之后便是村中的善人,然后挑选的更是让村里的人 m-o 不着头脑。

    待选完了人,四皇子还下了道令,房子是给这些人住的,他会时不时的派人过来看看,若让他知房子换人住,不论是主动让的,还是被以辈份压人的,他直接让人拆房子,整个村的人,全都迁到最南边去,那里是没雪灾了,不过可是常年有人来犯。于是,村里打着小算盘的一些人全都歇了心思。

    受灾严重的村子其实也就三个,四皇子还是出得起这份钱的。四皇子出京的时候,朝堂里还在扯皮,皇上把手边的茶杯直接飞向刚跳出来说不行的人,那人也是个傻的,居然还下意识的躲了一下,皇上的脸更冷了。那位大臣吓得趴在了地上,心里后悔得不行不行的,直想抽自己嘴巴,他怎么就下意识的躲了。

    朝堂上静得能得到周围人的呼吸声,皇帝不去管趴地下的人什么心情,声间比外面的天气还冷,“你说不妥,那给朕说个妥的法子,扯皮扯了数日,没一个拿出新法子的,朕养你们这帮惷货有什么用,今日不能朕想出个新法子来,全都给朕去边关开荒。”

    王大人老神在在的站着,不远处都察院的能上朝的几位,也都微垂着头,心里对王大人那叫一个信服,昨晚上,王大人便说今天早朝定会有个结论,当时他们面上说着应该了,心里想的却是这皮不得扯上几日,搞不好这事最后便是减个税就完了。现在看,他们还是太年轻。

    “臣以为王大人的法子可行,但却不应是现下,王大人的法子里牵扯着方方面面太多,也没有相关且有效的完善条令,若贸然去做,弄个不好,会让百姓误会了皇上的美意。臣以为当减免受灾最重的几个地方百姓的赋税,再发放一些粮食。另可推行借钱,只要是受灾的百姓,以户为准,可到县衙借钱,立以三份式字据,借款有上限额,且必须写上几年内还清,可一次 xi_ng 还清,也可分几次还清,若再遇灾害,借款时日可顺延。”出列的这位是第一个说不妥的户部的那位大臣,他是真行觉得王大人此法可行,但没有相关的条令跟着,实施后,会有诸多的洞子可钻。他提出的借钱,便是受了王大人的启发,也非完善之法。

    此人的话落后,四周有小声的讨论,没有人再敢贸然的上前说行与不行,没见之前那位还趴在地上。

    第182章

    灾后的工作, 在皇上怒吼之后,速度变得快了起来。掀开灾后安排的事, 清账的两组人员各送回一次报表,整张表上明确的列出了县官贪敛之账的明细, 另外, 也收到了随同去的侍卫送回来的消息, 两处县城的官员口碑极差, 没错,这些保护清查官员的侍卫还有另外一项工作,便是调查当地官员在当地的口碑如何,便像王修晋问过的问题, 贪官未必就是为恶之人,有些人贪也不过是怕成为异类之后, 被人拍击, 甚至是推出去做替死鬼。

    随着都察院进行清账的展开,刑部也开始了冤案错案的排查,不论是哪里,只要是案子便都会有记录, 从记录里推敲, 若是发现异常之处,就要重新审理。刑部的官员心里那叫一个苦, 沉年旧案,怎么重新审理,难度之大绝对不能想。可刑部尚书发话, 不能落到都察院后,他们也只能咬着牙干活。其实刑部尚书心里也没底,但是他发现,皇上得意勤奋之人,而非阿谀奉承之辈,想要不被皇上厌弃,还是麻溜的干些事才行。

    对于刑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