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节(2/2)
孩子,而如今养五个孩子也还是能温饱的。不过溺杀婴孩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张鹤为此与夏纪娘商议了,决定开办类似慈幼局的救济机构“安济院”。
“安济院”是响应朝廷在处理老无所依的贫穷、疾病缠身的老人、幼儿的救济问题上而开设的,虽然是张鹤所开设,但部分救济的粮食是从义仓所支取的,故而也接受官府的监督。
被安济院救济之人,除了能从义仓分得部分粮食外,还能有郎中替其看病、派发药材。在安济院期间病重身亡的,安济院也会出资负责其身后之事。幼儿在安济院有专门看护的 ru 娘,还有教他们读书习字的夫子。
“安济院”有严格的制度,并非什么人都能接受安济院的救济和帮助,这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贪利而故意遗弃老人、婴孩的情况。官府也会严查,凡是查出故意遗弃老人的不孝之人,直接依照律令判刑。
张鹤和夏纪娘事务繁忙,而刘绣整日无所事事,偶尔会问张鹤一些关于作物方面的事情外,便显得很无聊。张鹤见状,便让刘绣负责安济院的管理,她并没有考虑太久便应下了。
安济院开在城郊,而为了方便刘绣往来,也为了满足张鹤在抚州有落脚之处的心愿,张鹤特意在抚州置办了一座二进的宅邸,又雇了两个婢女照顾刘绣。她和夏纪娘则因农事原因,多数时候仍旧住在清河村。
张鹤所出的书,从《土豆传习录》到《山芋传习录》,再到南瓜、玉米、花生等作物的专题书籍,后来张鹤又就肥料的改进,从烧火粪到在沤肥法的基础上改进的“蒸粪法”、“酿粪法”而撰写到书中去。
张鹤又根据系统说明中如何利用这些作物打磨出农副产品而做了试验,结果土豆、红薯、玉米都能打磨出粉来,花生则可以榨油。有了花生,食用油的来源便除了油菜籽外又多了一样,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食用油的增加,油价在抚州也相较于便宜许多。
就在张鹤编写着这些书时,清河村中的一种作物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张鹤也是在小花生哭着跑回家时,才愕然地发现不知何时开始,辣椒已经出现了。
辣椒最初是清河村附近的村民进山里采药时发现的,只因它长得尖又红,那村民好奇之下摘了一些拿回家,结果被辣的找不着北。这种比胡椒辣,又不像胡椒的植物在确认无毒后,被用以替代胡椒,而其味道让人又爱又恨。
小花生也是去找土豆玩的时候,被土豆骗着咬了一口,结果她哭得天崩地裂地跑回家。张鹤发现她手中的辣椒后,才想起自己在七八年前便曾撒下一些种子,而后没有再理会过,多年以后,它却早已经走进了清河村附近的百姓的生活中。
张鹤哭笑不得,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她给小花生找了些牛奶解辣,又去打听辣椒的事情,在她已经渐渐地习惯了如今的菜品口味时,这些蔬菜的出现,无疑又让她生出了一些怀念来。
“花生,你是抚州人,怎能怕辣呢?!”张鹤笑道。
小花生将半截辣椒伸到她的嘴边:“阿爹吃!”
“安济院”是响应朝廷在处理老无所依的贫穷、疾病缠身的老人、幼儿的救济问题上而开设的,虽然是张鹤所开设,但部分救济的粮食是从义仓所支取的,故而也接受官府的监督。
被安济院救济之人,除了能从义仓分得部分粮食外,还能有郎中替其看病、派发药材。在安济院期间病重身亡的,安济院也会出资负责其身后之事。幼儿在安济院有专门看护的 ru 娘,还有教他们读书习字的夫子。
“安济院”有严格的制度,并非什么人都能接受安济院的救济和帮助,这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贪利而故意遗弃老人、婴孩的情况。官府也会严查,凡是查出故意遗弃老人的不孝之人,直接依照律令判刑。
张鹤和夏纪娘事务繁忙,而刘绣整日无所事事,偶尔会问张鹤一些关于作物方面的事情外,便显得很无聊。张鹤见状,便让刘绣负责安济院的管理,她并没有考虑太久便应下了。
安济院开在城郊,而为了方便刘绣往来,也为了满足张鹤在抚州有落脚之处的心愿,张鹤特意在抚州置办了一座二进的宅邸,又雇了两个婢女照顾刘绣。她和夏纪娘则因农事原因,多数时候仍旧住在清河村。
张鹤所出的书,从《土豆传习录》到《山芋传习录》,再到南瓜、玉米、花生等作物的专题书籍,后来张鹤又就肥料的改进,从烧火粪到在沤肥法的基础上改进的“蒸粪法”、“酿粪法”而撰写到书中去。
张鹤又根据系统说明中如何利用这些作物打磨出农副产品而做了试验,结果土豆、红薯、玉米都能打磨出粉来,花生则可以榨油。有了花生,食用油的来源便除了油菜籽外又多了一样,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食用油的增加,油价在抚州也相较于便宜许多。
就在张鹤编写着这些书时,清河村中的一种作物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张鹤也是在小花生哭着跑回家时,才愕然地发现不知何时开始,辣椒已经出现了。
辣椒最初是清河村附近的村民进山里采药时发现的,只因它长得尖又红,那村民好奇之下摘了一些拿回家,结果被辣的找不着北。这种比胡椒辣,又不像胡椒的植物在确认无毒后,被用以替代胡椒,而其味道让人又爱又恨。
小花生也是去找土豆玩的时候,被土豆骗着咬了一口,结果她哭得天崩地裂地跑回家。张鹤发现她手中的辣椒后,才想起自己在七八年前便曾撒下一些种子,而后没有再理会过,多年以后,它却早已经走进了清河村附近的百姓的生活中。
张鹤哭笑不得,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她给小花生找了些牛奶解辣,又去打听辣椒的事情,在她已经渐渐地习惯了如今的菜品口味时,这些蔬菜的出现,无疑又让她生出了一些怀念来。
“花生,你是抚州人,怎能怕辣呢?!”张鹤笑道。
小花生将半截辣椒伸到她的嘴边:“阿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