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1/2)
显实在心疼,哄着吃了点。晏良迷迷糊糊,说今儿个还被打了,训了一下午,脑仁不舒服。
刘显听得断断续续,把人搂怀里亲,憋着笑:“薛先生脾气是爆点,废话也多,我下次给你出气?”
怀里早就没了声音。
晏良醒过来的时候,十五例行的大朝会已经快结束了。匆匆穿上官服,辛渊刚进来说了句“陛下已经和学宗告假了”后,晏良依旧绕过辛渊直奔太和正殿。
陆陆续续有散了朝会的官员走下玉阶,三两成群,交头接耳,脸色都很凝重。
韦庄和薛涛等人则面色如常,不过也在低声说些什么。无意中一瞥,韦庄眼尖,一下就看见了晏良,“晏公子!”拉着薛涛就走上前。
晏良平和笑笑,躬身作揖。韦庄急忙回礼,薛涛关切问道:“叔父说你请假了,可是身体不适?”
“无碍。”晏良绕过两人望向大殿,“今儿个朝会可说了什么?怎么大家都一副……”
“哦”,韦庄转头看了眼,不在意道:“其实也没什么,恭敬伯暴毙,陛下御旨,循亲王礼葬。”
薛涛跟着点了点头,神色却没有韦庄那般轻松,迟疑道:“临漪谢氏那些人恐怕又要找什么由头……”
“嗤”,韦庄振袖,“走着瞧呗”。
晚些时候,原本在国监学宗吵得沸沸扬扬的临漪谢氏突然就消停了下来。
刘显午后亲自下旨,今年谢氏参加国士选拔的人数提到十人。
比原本要求的还多出四人。
修兰薛氏心有疑惑,但也没说什么,只是放出话来,今年的考题难度会很大,总之,各凭本事吧!
晏良坐在桌案前整理史卷,听着耳边薛温带着几分鄙夷的训斥,一时间也没有想通刘显这么做的原因。
一起用晚膳的时候,晏良看了刘显好多次,这个人面带笑容,眼神每每望向他,都被晏良胡乱转开了目光。
刘显好笑,“良儿”。
“嗯”,被察觉到了,晏良赶紧扒了两口饭,一大口菜,差点把自己噎死。
“……”刘显想想还是算了,反正他也憋不了多久,何必自己催着问呢。“你慢点吃,谁会跟你抢啊。”
晏良不作声,又仔细捋了遍思绪,谢氏得了好处,那刘显能得到什么呢……脑海里突然想起今晨太和阶前,薛涛的一句话:“临漪谢氏那些人恐怕又要找什么由头……”
能找什么由头呢?人都死了——
“你和谢氏做了交易”,晏良突然从碗里抬起头,一口气说完:“拿国士选拔的十个名额换取他们的服从,让他们对你的决定俯首帖耳,不再追究。毕竟站在世家的角度,一个谢行不能伤了谢氏百年门楣。这是双赢!”
这是帝王权衡。
刘显温和看着晏良,抬手抹上人嘴角,带着笑意:“你吃饭漏的吗?”
晏良自己也 m-o 上,果然有米粒,脸一下就红了,嘴犟:“你才漏的。”
刘显随他不讲理,擦了擦手,回归正题,“嗯,被你猜对了,不愧是国士无双”,正经不过一瞬,最后一句又开始说笑。
似乎在晏良面前,刘显只是刘显。
晏良懒得理他,不过心里隐隐有惊心动魄的感觉,有什么开始悄无声息地变了。
面前的这个刘显,再也不是将军府的刘大将军之子,也不是抗倭有功的昭陵侯刘显,更不是一人之下的魏王刘显。
是一国之主。
平衡几大世家,制衡各方利益,保帝位稳固,国祚绵长,才是一个君王真正应该做的。
国祚绵长……晏良低眉,没了吃饭的心思,戳了戳碗里晶莹的米粒,心里又装了件事。
还是件很大的事。
第八十章
刘轼带着家眷进宫的时候,初雪下了一整晚。早上起来整个禁宫白茫茫一片,檐角露出墨黑赤金一点,冰雾沆砀,日头洒下来,晶莹剔透的一片,是庄重肃穆的美。
刘显听得断断续续,把人搂怀里亲,憋着笑:“薛先生脾气是爆点,废话也多,我下次给你出气?”
怀里早就没了声音。
晏良醒过来的时候,十五例行的大朝会已经快结束了。匆匆穿上官服,辛渊刚进来说了句“陛下已经和学宗告假了”后,晏良依旧绕过辛渊直奔太和正殿。
陆陆续续有散了朝会的官员走下玉阶,三两成群,交头接耳,脸色都很凝重。
韦庄和薛涛等人则面色如常,不过也在低声说些什么。无意中一瞥,韦庄眼尖,一下就看见了晏良,“晏公子!”拉着薛涛就走上前。
晏良平和笑笑,躬身作揖。韦庄急忙回礼,薛涛关切问道:“叔父说你请假了,可是身体不适?”
“无碍。”晏良绕过两人望向大殿,“今儿个朝会可说了什么?怎么大家都一副……”
“哦”,韦庄转头看了眼,不在意道:“其实也没什么,恭敬伯暴毙,陛下御旨,循亲王礼葬。”
薛涛跟着点了点头,神色却没有韦庄那般轻松,迟疑道:“临漪谢氏那些人恐怕又要找什么由头……”
“嗤”,韦庄振袖,“走着瞧呗”。
晚些时候,原本在国监学宗吵得沸沸扬扬的临漪谢氏突然就消停了下来。
刘显午后亲自下旨,今年谢氏参加国士选拔的人数提到十人。
比原本要求的还多出四人。
修兰薛氏心有疑惑,但也没说什么,只是放出话来,今年的考题难度会很大,总之,各凭本事吧!
晏良坐在桌案前整理史卷,听着耳边薛温带着几分鄙夷的训斥,一时间也没有想通刘显这么做的原因。
一起用晚膳的时候,晏良看了刘显好多次,这个人面带笑容,眼神每每望向他,都被晏良胡乱转开了目光。
刘显好笑,“良儿”。
“嗯”,被察觉到了,晏良赶紧扒了两口饭,一大口菜,差点把自己噎死。
“……”刘显想想还是算了,反正他也憋不了多久,何必自己催着问呢。“你慢点吃,谁会跟你抢啊。”
晏良不作声,又仔细捋了遍思绪,谢氏得了好处,那刘显能得到什么呢……脑海里突然想起今晨太和阶前,薛涛的一句话:“临漪谢氏那些人恐怕又要找什么由头……”
能找什么由头呢?人都死了——
“你和谢氏做了交易”,晏良突然从碗里抬起头,一口气说完:“拿国士选拔的十个名额换取他们的服从,让他们对你的决定俯首帖耳,不再追究。毕竟站在世家的角度,一个谢行不能伤了谢氏百年门楣。这是双赢!”
这是帝王权衡。
刘显温和看着晏良,抬手抹上人嘴角,带着笑意:“你吃饭漏的吗?”
晏良自己也 m-o 上,果然有米粒,脸一下就红了,嘴犟:“你才漏的。”
刘显随他不讲理,擦了擦手,回归正题,“嗯,被你猜对了,不愧是国士无双”,正经不过一瞬,最后一句又开始说笑。
似乎在晏良面前,刘显只是刘显。
晏良懒得理他,不过心里隐隐有惊心动魄的感觉,有什么开始悄无声息地变了。
面前的这个刘显,再也不是将军府的刘大将军之子,也不是抗倭有功的昭陵侯刘显,更不是一人之下的魏王刘显。
是一国之主。
平衡几大世家,制衡各方利益,保帝位稳固,国祚绵长,才是一个君王真正应该做的。
国祚绵长……晏良低眉,没了吃饭的心思,戳了戳碗里晶莹的米粒,心里又装了件事。
还是件很大的事。
第八十章
刘轼带着家眷进宫的时候,初雪下了一整晚。早上起来整个禁宫白茫茫一片,檐角露出墨黑赤金一点,冰雾沆砀,日头洒下来,晶莹剔透的一片,是庄重肃穆的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